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历史 > 正文

茶圣陆羽与《茶经》(浅谈茶圣陆羽茶经和茶文化的贡献)

中国的茶文化是在唐代发展起来的,并由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之句,出现了“茶道”一词。

这说明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程式。而中国茶艺最终形成的标志是陆羽所著《茶经》的问世。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人,生活在中唐时期《随机阅读::大白毫属于什么茶,学习茶知识)。

陆羽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在走访各地考察茶叶的过程中,陆羽常常独行山野,杖击林木,开辟道路,一边诵经吟诗,一边采茶觅泉,评茶品水。

后来他放弃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人之路,拒绝就职,甘心做“野人”,一心事茶,这才著成《茶经》,被后人尊称为茶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