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资讯 > 正文

全国各地的采茶时间?

茶叶是农作物,有相对固定的生长规律,中国每个地方的采茶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有,相差几天。对方甚至相差半个月,一个月时间。以西湖龙井。为例。

一般西湖龙井大规模开采时间集中在每年的3月20日前后,因天气冷暖或旱雨而有所变动,或提前或延后,比如去年倒春寒,茶叶减产的同时也将西湖龙井的开采时间往后推迟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而今年春天回暖较早,杭州已经宣布3月12号正式开采西湖龙井,以龙井43为主,群体种要到3月下旬才能开采。龙井群体种采摘向来比较晚,一般要到清明前后才能开采,是西湖龙井里的压轴开采品种。

采茶时间一般是在春季的时候比较多,通常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到五月份之间进行采摘和加工茶叶。而且这个时候的茶叶口感会更加香浓,最为典型的茶叶品种就是纯毛尖。除此之外,还有夏季和秋冬季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采茶,但是这个季节采摘的茶叶都属于老茶叶,不能用来泡茶喝。

东北饭店一般是什么茶叶?

东北饭店有很多茶水都是免费的,他们大多使用的是茉莉花茶,这种茶叶清香味道醇厚,深受东北人们的喜欢。

还有很多大饭店的茶水的收费的,这就根据客人的需要使用茶叶了,比如碧螺春、铁观音、毛峰等等。

还有靠近内蒙古的东北地区饭店给顾客提供免费的红茶,因为这的人吃肉比较多,也喜欢喝红茶解油腻,总之,东北饭店的茶叶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大的选择性。

一般东北的餐馆用的都是很便宜的茶,茶品质比较劣质,常用的有苦荞茶、红茶等,颜色好看但着实难喝;二是高级一点的饭店茶叶会好些,比如会根据客人的需要选择绿茶、红茶、花茶等。

酒店的话基本选择袋装的绿茶、红茶,一次性的那种。如果在贵州,绿茶可选湄潭翠芽、都匀毛尖、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等,红茶可选遵义红、普安红、翁安红等。

23年新茶上市了吗

23年部分新茶已经上市1月1日,2023年白沙绿茶春茶在海南全面上市。 贵州:2022年1月1日贵州绿茶第一采在普安县举行。 云南:2022年12月底,江城县牛倮河的2万余亩茶山已吐出嫩绿新芽,茶农穿梭其中,抢抓时令抢“鲜”开采。 广西:2023年1月25日,灵山县2023年早春茶首摘仪式举行。 四川:2023年1月29日,茶农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长坡茶园采摘春茶。 浙江:2023年1月29日,在温州永嘉,乌牛早(嘉茗1号)的原产地开始春采茶采摘,根据市场价,能卖2000多一斤。

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四季分明。良好的地理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使贵州茶叶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成为了国内绿茶主要产区。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贵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1980年,在贵州普安县和晴隆县交界处首次发现了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经专业机构鉴定,确定为四球茶茶籽化石,仅次于第三纪地质层,距今已有100万年。这是贵州境内所发现的最早的茶叶。 而在2010年前后,全国各大媒体陆续报道了在贵州花溪久安发现了一批古茶树的新闻。茶叶专家们一般认为,茶树树龄超过100年的可称为古茶树。 经过现场勘查后,发现久安乡古茶树大植株的树龄在600年以上,大部分的树龄在100―200年之间。这样大规模的集中的古茶树在国内实属罕见。时间追溯到古代,西周时期,贵州省德江、务川、正安、沿河等县的少数民族已经能够制作出味美可口的好茶。至唐代时,贵州成为了我国的八大茶区之一,所产的茶叶与丝绸、瓷器一起通过茶马古道,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等地。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在《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中,赞美贵州茶“品高”“焙香”“春味长”。 从古至今,贵州的茶叶文化沉淀了无数文化的瑰宝。唐代陆羽《茶经》、《宋史?食货志》、明代《一统志》清代康熙《贵州通志》等古代文献都花费了大量笔墨介绍贵州的茶叶产业。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学者主编的《中国茶典》被著名茶届泰斗陈橼评价为“空间的史略,为中国茶与文化的好史书”。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阐述贵州茶文化的各类文章和专著不断涌现。除大量文章的撰写,推动着茶文化的发展之外,公开出版的书籍也不少。《茶周刊》、《茶的途程》、《贵州茶》、《贵州茶文化》、《黔山茶话》、《贵州茶百科全书》等颇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书刊,让贵州的茶叶逐渐走入世人的眼球,开始被国人所正视。2015年,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689万亩,投产423万亩,均属全国第一位。干茶产量22.4万吨,产值214.8亿元。注册茶叶加工企业3040户,茶叶出口3648万美元,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资料。未来几年,贵州将大力打造贵茶系列品牌,推进主要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知名品牌建立示范区建设,增强茶产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实施“产品品牌化、企业品牌化、基地品牌化”三位一体品牌战略,诸如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平台的涌现也为贵州茶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与此同时,贵州将运用大资料、“网际网路+”等资讯科技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完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推广茶园管理标准化、茶园建设标准化、制作工艺标准化和加工车间标准化,以保障产品质量。“黔山秀水育佳茗,贵茶飘香聚浓情。” 贵州茶文化概况 1、独特的茶树原生地文化 经现代茶学大师吴觉农依据古地质、古生物、古气候、古人类及近代考古和茶学研究成果,逐步提示了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高原,不仅是人类最早的活动地域和古生物的安详地,而且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和茶文化发祥地。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高阶农艺师、茶文化专家张其生从清代王褒的《童约》中发现有“夜郎茶市”的记载。 四川武阳茶市曾是茶学界认可的中国最早的茶市,而张其生的这一发现证明了夜郎茶市比四川的武阳茶市还要早76年。这充分说明,茶树原产地在古夜郎国一带。贵州作为古夜郎国的中心地区,也是茶树原生地的核心区。1986年,在晴隆县发现了世界上惟一的一颗茶籽化石,更加有力的证明了贵州是古茶树原生地核心区。在务川发现野生大茶树万余株,在湄潭云贵山也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这些都是贵州属茶树原生地的植物群落,也是很有价值的茶文化资源。 2、独特的民族茶文化 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作为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世居民族,其发现、利用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其利用茶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因为民族的独特性,也使得这些茶文化独具特色,不可复制。 黔东南月亮山一带的苗族鼎罐茶,黔西南晴隆、普安一带的苗族擂茶,印江的土家族罐罐茶,还有各地的姜茶、打油茶等等,都十分具有特色。 3、独特的民俗民间茶文化 历史上,辛亥革命以前,贵州山区都是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角落。但是,作为贵州的土著居民,在其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也创咋、继承、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作为利用茶较早的人群,也包括了茶文化的发展。贵州地貌特殊,地形复杂,民族众多,风俗各异,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座座文化孤岛,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之说。在这些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茶在各领域被广泛利用,包括了茶在宗教、祭祀、婚礼、礼仪、社交等方面的利用,这就形成了贵州土著居民独居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茶文化。像黔北婚礼中的“放信茶”、务川家有喜事时的“讨茶”、各地的“吃油茶”等等,都有着很好的旅游利用价值。 4、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与茶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文、各类文物、独特建筑等等都是茶文化资源。 贵州有贡茶数十支。现存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立在云雾镇鸟王村关口寨的贡茶碑。 20世纪40年代,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现储存完好的中国最早的茶工业化遗址和茶叶机械化生产线,都有着很高的茶文化开发与利用价值。 在20世纪40年代,国立浙江大学为避日军侵华战火,西迁遵义、湄潭、永兴办学达七年之久,其间在湄潭的苏步青、刘淦芝、江问渔等成立了“湄江吟社”,常聚在一起,品茶论道,诗词唱和,留下了200余首传世佳作,其中茶诗就有60余首。浙江大学教务处所用的湄潭文庙是至今储存得最完好的贵州三大文庙之一,很具有观赏性。 中国最大的壶型象形建筑――天下第一壶,是湄潭投资三千余万元在县城中火焰山上建造的巨型茶壶茶杯,已载入吉尼斯纪录。虽属现代建筑,但造型独特,依山凭江,巍然屹立,十分壮观。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是已形成的景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