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资讯 > 正文

茶文化有三大核心,分别是什么

一、茶文化有三大核心,分别是什么

茶文化三大核心:茶道、茶德、茶艺。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二、汉族茶道有着怎样的历史?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见杜育《F赋》),还远未完善。晋、宋以迄盛唐,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

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点茶道,[明代]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泡茶道的诞生。

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传入日本和朝鲜,元朝以后在中国开始衰落。到现代,茶道已在日本流行并发扬光大,成为世界茶道文化的典型代表。

听说炎帝喜欢喝茶,尝百草时期就有了茶

唐朝有了茶的书籍

宋朝发展了大量的技艺。

三、了解中国茶文化,谈谈如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信自信?

中国茶文化的感悟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1]。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3]

中国茶文化在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好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茶文化就是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四、“有人识得茶中味,三岁孩童也出家”这句话的出处

这几句应该是出自谈荣清老人的济世渡人实录之《猛 回 头》吧?

谈荣清老人,晚年出家,人称悟明老法师,在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乡修建了永乐寺。善用“正字五画(正当正常的孝、色、财、气、酒的形象表示,浩然正气在身,万邪不侵,不正即歪,不正即邪,歪邪易倒,不正即症,易生病症。)”治病度人。

你要问的一句话:“有人识得茶中味,三岁孩童也出家”就是出自以下这首诗中。

谈荣清老人(悟明老法师)的《贤良词》之二的全文是:

月里嫦娥笑呵呵 八仙庆寿念弥陀 麻姑亲献长生果

愿渡世人出娑婆 一法通来万法通

藕在池中节节空 不遇明师亲指点 总是陷在污泥中 四月忙种五月苗 六月车水汗淋腰

无功受人斋和供 吃在腹中怎能消 一句弥陀九个塆 包尽乾坤水共山 有朝一日归家去

弥陀接引生极乐 善似青松恶似花 花笑青松不如它 有朝一日严霜到 只见青松不见花

七宝池中一树茶 枝枝叶叶又开花 有人识得茶中味 三岁孩儿也出家 此茶本是佛祖栽

朵朵仙花向上开 栽时不用根和土 开时不怕风雨来 我叹无常好凄惶 争名夺利自逞强

四大幻身不长久 金银财宝梦一场 人生百岁皆如梦 荣华富贵似浮云 夫妻儿女皆是假

善恶报应才是真 急早寻个安身地 躲离生死入佛门 弥陀叹世好忧愁 六道轮回几时休

不违本愿来拔济 愿渡众生到西方 阿弥陀佛贵如金 更比黄金胜十分 万两黄金带不去

阿弥陀佛紧随身 阿弥陀佛阿弥陀 神光不识赶达摩 熊耳山前跪九载 单求一字躲阎君

一字大来一字大 四大部洲挂不下 有人得受一字法 灵山会上同说话 一字小来一字小

一粒芥子就包了 有人悟得一字倒 生死轮回一笔扫 达摩西来一字无 全凭心意下功夫

若要纸上寻佛法 笔尖湛干洞庭湖 海底明珠万丈深 大道不远在人身 明珠尚有人求得

堂堂大道不肯行 我吃长斋你莫愁 赛过长江和石头 过了几多黄河水 撞破几多铁船头

无缝金锁金莲台 盘古至今未曾开 若是如来真弟子 为何不带钥匙来 香在炉中我自烧

一念真诚达九霄 香烟冲开佛国土 佛祖忙把手来招 这碗佛饭世间稀 开天辟地少人知

酒色财气四座墙 多少迷人在中央 有人跳出墙垣外 便是长生自在王 念经须念无字经

家中还有老母亲 有字真经改罪过 无字真经渡众生

佛在灵山不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如来亲自造法船 停在娑婆海岸边 珍珠玛瑙为船底

白玉中间紫金莲 观音菩萨船头坐 把舵艄公是普贤 文殊菩萨来摇橹 地藏菩萨把索牵

请问佛船多少大 头是沧海尾是天 来一个来渡一个 无缘不渡渡有缘 叫你上船不上船

过了今年等明年 来年又有来年事 阎君要命不要钱 有朝一日船开了 蹬足捶胸叫皇天

有缘男女把船上 一篙撑到天外天 请问佛船几时转 再过十万八千年 大家同赴龙华会

母子相逢永团圆 夫要修来妻不依 每日终朝说是非 夫今修往天堂去 妻在地狱好伤悲

妻要修来夫不依 打破香炉扯破衣 妻在天堂享快乐 夫在地狱好孤凄 夫也修来妻也修

夫妻同心同德修 同心修到莲花会 西方佛国任你游 三岁孩子学修行 父母劝阻志更坚

世人不知生死事 我为生死入佛门 二十修来正当时 为人修早莫修迟 风花雪月如春梦

花开能有几多时 三十年前结夫妻 不念弥陀等几时 有朝一日无常到 一个东来一个西

四十精神渐渐怯 终日奔波无休歇 不信但看天边月 十五团圆十六缺 五十修来白了头

莫在阳间结冤仇 衣暖食饱容易过 生老病死实堪愁 人生六十心不明 不愁生死只愁贫

可叹世间痴呆汉 不为生死为银钱 人生七十古来稀 灯里无油渐渐息 世上多少英雄汉

无常一到悔后迟 八十修来身子亏 要念弥陀气力微 早知弥陀了生死 何不当初早作为

人生难满一百岁 时时刻刻带忧心 山中也有千年树 世上难逢百年人 人命无常呼吸间

眼观红日落西山 灵山力尽空回手 一失人身万劫难 急急修来急急修 莫等水流过三丘

水过三丘难回转 人到中年万事休 祖师昔日在西方 百万众生念金刚 有人识得西来意

看破红尘早还乡 学道容易守道难 真心难得道难参 若能肯下真心意 便是灵山佛祖仙

明明白白一条路 万万千千不肯修 是是非非何日了 烦烦恼恼几时休 高山岭上有黄金

只怕凡人不肯寻 行尽世间天下路 唯有修行是前程 堪叹女人罪业多 搽脂抹粉剪绫罗

生儿育女千般苦 不念弥陀怎奈何 女人不修真是呆 血湖地狱苦难挨 劝你修来你不修

好比船儿水上游 船儿损坏有修补 人身一坏不堪留 世人笑我念佛痴 我笑世人等几时

阎君要命无老少 一气不来悔后迟 不行善事不公平 枉在凡间做个人 有朝一日阳寿尽

自有阎君问分明 今生富贵前生修 种子都是隔年留 今世贫穷前世过 报应昭彰不虚浮

世人好似一孤舟 撑来撑去几时休 钉烂木朽难行走 何不回头趁早修 佛教世人急早修

莫贪名利逞风流 世事万般皆是假 西方极乐才是真 修道如撑上水舟 篙篙着力不停留

勿因滩干而歇手 莫因水急把篙丢 勇猛还须加勇猛 参求更要再参求 若有一篙不到处

流落许多人后头 一篙撑到滩前去 五湖四海任君游 夫妻双修是前缘 火炕化作白玉莲

夫扯风帆妻把舵 顺风相送生极乐 今生富贵前生修 人不修来真是呆 多少英雄争强弱

无常一到苦哀哉 佛在灵山下凡来 嗟叹世人好痴呆 千间房屋空手去 万亩良田素手来

佛祖有卷无字经 用心清净去修行 若还有人参得透 能躲阎君地狱门 这个斋字说得明

大众斋心去修行 若还学得这个字 方是智慧玲珑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