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色文化的红色代表什么?
什么叫红、
“三色文化”:红色——红色基因 ;绿色——生态文明 ;古色——传统文化。
以江西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文化内涵为例:
1、红色:是赣鄱文化的近现代特质。江西是一片红土地,不仅孕育了千万赣鄱人民,也孕育了独具历史底蕴的赣鄱红色文化。
百年历史之中,中国共产党启程于江西,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铺就了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建设之路、改革开放之路。
2、绿色:是赣鄱文化的当代气质。江西山、水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境内的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龙虎山世界知名,武功山、明月山、大觉山等各具特色;境内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候鸟越冬的天堂;高达64%的森林覆盖率让青山绿水的江西“风光独好”。
3、古色:是赣鄱文化的古韵内涵。江西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悠久的江西历史,名人辈出,赣鄱古文化更是璀璨如花。
傩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等等,不仅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赣鄱古文化,也使之成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扩展资料:
赣州:大余梅岭景区融合“古、红、绿”三色:
梅关景区位于大余县城南10公里处的梅岭山麓,是一处融合了“古、红、绿”三色的旅游资源。梅岭,又名大庾岭,海拔746米,地势险要,是赣粤两省的天然屏障。
梅岭以梅著称于世,因岭南岭北气候迥同,造就了世界称奇的“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奇观,历代名人如张九龄、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王阳明等留下了无数咏梅的诗篇。
岭上梅关为宋嘉佑八年(1063)所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气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穿关而过的古驿道,为唐开元四年(716)内供奉张九龄奉诏凿修,并在驿道沿途兴建驿站、茶亭、客栈、酒馆等。
梅岭又是一座革命名山,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毅元帅带领余下部队在梅岭一带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并留下了《梅岭三章》、《偷渡梅关》等英雄诗篇。现景区规划面积3.01平方公里,景点20余处,主要包括精品梅苑、仿古民居一条街、民俗中心、庾将军祠、千亩梅林、云封寺、陈毅隐蔽处等众多景观。
二、“茶楼门前两个红灯笼”有什么意义
茶楼外面挂着红灯笼,目的当然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远远望去,倒也给了人一种时光倒流之感。
因为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楼外面挂着红灯笼给人一种古香古色的感觉,这样既体现了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可以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美感。
三、如何了解红印、绿印、黄印普洱茶?
古之屋艺术中心的宗旨
「弘扬紫砂壶文化,倡饮云南普洱茶」。”是我们古之屋艺术中心的宗旨。我们将通过本中心及广大同好的不懈努力,为海内外的收藏家和有关团体营造一个文化底蕴深厚,集文化享受、投资、收藏、研究和交流、展示为一体的平台,为中国紫砂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宜兴紫砂壶,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和精神功能也是独一无二的。宜兴紫砂壶造型形式丰富多变,或精美细巧,耐人寻味,或奔放大度,令人心旷神怡,加之镌刻於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更增添了浓郁的书卷气,而紫砂壶的审美特徵即是文化因素。
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喝普洱茶都有所了解,喝普洱茶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亦可以达到一些简单的保健作用,大家对喝茶都定义为一种雅致,殊不知茶也需要有讲究的器皿来承
载它并且给予它更丰富的升华!
原文网址: chen540314.weebly.com
在普洱茶界,红印、绿印、黄印皆是如雷贯耳的名字,无人不识。众多普洱茶派系中,「印级茶」是推崇备至的元老级茶品,享有极高的声誉,历经七十馀年洗礼,已成普洱弥珍。对普洱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印级茶,但关於印级茶的来历,您又了解多少呢?
印级茶时代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这些印级称谓并不是茶品的本来名称或型号,而是源于茶人区别茶品的一种叫法。按资料介绍印级茶大多数茶品都是勐海茶厂制造的。被称为“现代拼配茶青的普洱茶品始祖”,其内飞为“八中茶”商标,外包装纸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为黄色,商标上方为“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字),商标下方为“中茶牌圆茶”(繁体字)。
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黄色茶字的普洱茶品,被称为“黄印圆茶”。这种黄印圆茶数量不多,而且根据饼身大小分为“大黄印”和“小黄印”。黄印圆茶是茶厂为了促销茶品、增加商品流通所制造的普洱茶品,是现今七子普洱饼茶的前身,也是“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
印级茶,问世於上世纪四十年代,兴於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至今已有七十馀年历史。它是继「中茶牌」商标正式注册完成後,普洱茶进入计划经济国营茶厂生产的一个时代产物。
这一时期,普洱茶由以私人茶庄为主导转变成以国家政府茶厂为主导。该时期是一个转折点,其生产的规模和方式、产品的选料和包装等都与号级茶的时代不同。直到一九六七年,『中茶牌圆茶』改名为『云南七子饼茶』,印级茶时代结束才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