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河南渠首龙土特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生态园区,是一家依托本地得天独厚生态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开发利用野生资源,以土特产收购、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公司。河南渠首龙土特产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加工、销售土特产;主要产品有:淅川真空湿酸菜、五香野蝎、野生黑木耳、野生花香菇、天然红香菇、野生葛花、槐花、香椿、蕨菜、核桃、板栗、桑果酒、桑叶茶、原生态土蜂蜜、香花小辣椒、丹江野生鱼、桑叶茶等渠首土特产。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河南渠首龙土特产有限公司介绍,证明材料来自国家商务部 法定代表人:明风枝成立时间:注册资本:188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淅川县城关镇
茶叶山在河南哪个地方?
茶叶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主要有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等,该地区山势高峻,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温度适中,鲜叶生长好,治出茶叶油润发亮,香气清高带熟栗子味香,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鲜亮。茶具有生津解渴,清新醒目,提神醒脑之功效。
河南茶叶山,应该在信阳那地方,信阳毛尖世界有名,所以河南茶叶山在信阳的,茶叶有高级的,也有低级的,有红茶也有绿茶,茶叶品质好坏,经常用心喝茶的人,慢慢品味,就能品出来这个茶叶是那一年的,是那里出产的,这种感觉咱们普通人是体会不到的
信阳毛尖作为河南省特产,中国十大名茶,已经获得广大茶友认可和喜欢。因为河南省信阳产信阳毛尖的茶山可不仅仅一座,而几座茶山产的信阳毛尖质量都是正宗且同等的优质,信阳毛尖著名茶山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五座山合称为五云山。
河南省的现代农业有哪些主导产业?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辣椒、大豆、花生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机械化的普及,以下几种可能成为农业主导产业。(一)小麦。 2018年,国家印发实施《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以黄淮海平原、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和南阳盆地三大区域的95个粮食主产县为核心区主体范围,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发布以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统筹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土地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在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农业科研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5313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09年的1049亿斤增至2017年的1213.4亿斤,提前5年完成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要求河南到2020年增产155亿斤粮食的任务。2018年,克服不利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1189.32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2018年,河南粮食生产超千亿斤,粮食生产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夏粮产量695.36亿斤,位居全国第二;秋粮产量493.96亿斤,下降了3.3%。小麦产量693.20亿斤,下降1.0%,居全国第一;玉米产量350.59亿斤,下降5.4%。油料产量619.09万吨,增长3.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3.82亿斤,增长4.7%,居全国第三。瓜果类农作物产量389.71亿斤,增长11.4%(二)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71万亩,总产量6394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比2005年增长7.4%和8.7%。设施蔬菜生产也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全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588万亩(折合设施面积39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0万亩、塑料大中棚145万亩、小拱棚18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3%,设施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31%,冬春蔬菜供应紧缺问题得到缓解,周年均衡供应能力大大提高。近年来,我省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良种转化率达到90%以上,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南北品种齐备,国内外品种兼有,精细菜、大路菜、保健菜搭配,常规品种、反季节品种互补,种类齐全,花色繁多,基本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膳食供应。2008年,全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44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201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8%,而蔬菜产值(806亿元)却占整个农业产值的近31.4%,为粮食作物产值的82.8%。每亩露地蔬菜收益一般在1000~2000元,比一般大田作物多5~8倍,每亩设施蔬菜效益一般可达5000~10000元以上,高的可达3万元以上,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5到20倍。2018年全省蔬菜纯收入约540亿元,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为670元,占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元的15%,蔬菜种植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