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式茶点代表性的就是广式茶点,代表品种有
一、肠粉
提到广东早茶,不得不提肠粉,肠粉在广东有两种,一种是布拉肠粉,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制作工具不同,做出来的口味也不同。
肠粉在广东无论是高档茶楼还是大排档,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主要用粘米粉加玉米淀粉的米浆经过蒸制,再卷成卷状,吃的时候会淋入酱油,口感清淡滑嫩,富有弹性,鲜香美味。
二、虾饺
虾饺也是广东早茶经典茶点之一,玲珑剔透的外皮,隐约可见里面的内馅,咬一口鲜美得很,和北方的水饺完全不同的口感。
虾饺的外皮是用澄粉、生粉制作而成,澄粉又称澄面,是把面粉里的粉筋分离出来,剩下的就是澄粉,澄粉、生粉用开水和面,这样蒸出来的虾饺就是透明的,口感也筋道。
三、叉烧包
叉烧肉是经典广东风味,通常用猪里脊肉经过腌制,再烧烤而成,口感鲜嫩,带着丝丝的甜味,瘦肉一点都不柴,而用叉烧肉包成包子,就是叉烧包了。
广东的叉烧包不似北方的大包子,个头小小的很精致,暄软的面皮加上叉烧肉鲜嫩的内馅,是一道非常不错的早茶点心。
四、烧卖
广东人说烧卖、叉烧包、虾饺和蛋挞,是广式茶点的“点心四宝”,也是点单率最高的四种茶点,外地人去广东一定要品尝一下。
广东干蒸烧卖主要用瘦肉、虾仁等做馅,皮薄肉滑,色鲜味美,在上个世纪30年代,干蒸烧卖就已经在广东深受欢迎,到现在一直都是茶楼很受欢迎的茶点。
五、蛋挞
蛋挞大家都很熟悉了,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提高,烤箱也是各家各户的常用小家电了,很多人用烤箱制作的第一款点心,都是蛋挞。
蛋挞外皮酥脆,内馅奶香浓郁,甜而不腻,滑嫩嫩的,是很好吃一款小点心,在广东茶楼也深受大家欢迎。
六、奶黄包
奶黄包也叫做奶皇包,是广东一道很出名的小点心,特点就在这个奶黄馅,奶黄馅通常用黄油、鸡蛋、牛奶、糖、淀粉、面粉等经过小火加热,冷却后凝固就形成奶黄馅了。
奶黄包奶香味十足,口感暄软,吃起来更像是豆沙包一类的面食,只是内馅的区别罢了,我是非常喜欢吃的。
学特色茶点,就来专业的烹饪学校
1.茶点要适应茶性
休闲时候喝茶,搭配茶食的原则可概括成一个小口诀,即“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所谓甜配绿:即甜食搭配绿茶来喝,如用各式甜糕、凤梨酥等配绿茶;;酸配红:即酸的食品搭配红茶来喝,如用水果、柠檬片、蜜饯等配红茶;瓜子配乌龙:即咸的食物搭配乌龙茶来喝,如用瓜子、花生米、橄榄等配乌龙茶。
2.茶点要有观赏性
茶点与传统点心相比较而言,制作更加精美,注重茶点的色彩与造型,讲究茶点的观赏性。例如:水晶蝴蝶饺,欲语还羞般晶莹剔透,待饺子蒸熟后快手插上去鱼翅翅针制的“蝴蝶须”,惟妙惟肖,正是妙笔。全素的馅料隔着透明的薄皮现出缤纷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3.茶点要有品尝性
茶点的品尝重在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所以作为茶点应极富有品尝性。例如:榴莲酥,其酥皮薄如蝉翼,表面略刷清油,撒几粒芝麻,轻轻咬开外层薄薄的壳,就像吃到了一颗刚剥开的榴莲,榴莲之多出乎意料,浓郁的香味在舌尖上泛起,这榴莲之浓鲜恰好是榴莲酥的妙境。
4.茶点要有多样性
我国茶点种类繁多,口味多样。就地方风味而言,我国就有黄河流域的京鲁风味、西北风味,长江流域的苏扬风味、川湘风味,珠江流域的粤闽风味等,此外,还有东北、云贵、鄂豫以及各民族风味点心。茶点的选择空间很大,在“干稀搭配、口味多样”这个总的指导原则下,可以选择春卷、锅贴、饺子、烧卖、馒头、汤团、包子、家常饼、银耳羹等传统点心中的任意数种,也可以运用因茶的品种不同而创新的茶点品种。例如:茶果冻、茶瓜子、茶奶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