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介绍一下功夫茶的泡制方法: 以前的人用紫砂茶壶泡茶除了讲究泡的技巧,还讲究冲茶的艺术,尤其是功夫茶,功夫茶用红茶泡最好! 泡功夫茶有五项要决: “烫本热罐,高冲低斟,乱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每一步骤足以影响饮茶的滋味,不可轻率和忽略。所用茶叶,也要三分幼,七分粗。 烫杯除了是为了注重卫生与清洁之外,还能使热力均匀分散茶杯四周,帮助保住茶香。若四周冰闵(尤其是冬寒时),则会影响茶味。 高冲,亦即滚水要从稍高处倒进茶壶中,一边倒,一边慢慢打圈,目的是使茶叶所受的温度平均。 低斟,茶叶泡好以后要由低位慢慢倒出,壶嘴最好贴近杯边以免香气散失,与刚才高冲滚水的手法迥异。 滚水进壶里,必会浮现一层泡沫,故要轻巧地以壶盖在上面一“刮”,使泡沫全部粘到盖上。 所谓“关公巡城”,就是茶汤介乎橙红与橙黄色时(通常在茶壶中泡制两三分钟已足够)均匀地倒进三至四个杯子里,使各杯茶色浓淡一致;切勿倒满一个杯子后才倒进第二个。 最后,壶中茶汤尽,以“点”状滴出,要滴得周全,俗称“韩信点兵”。 一、 泡茶的茶意: 有人把茶道说得很玄、很高深莫测似的,然而品茗最直接的作用乃在於「茶趣」的享受与欣赏。 泡茶者在泡茶前应抱著一颗泡好茶的心,并了解茶的特性,再融入自己的泡茶经验,掌握适当的泡茶方法,便能泡出一壶好茶来细心品茗,尽享茶趣。 二、 泡茶的茶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用一组好茶具方能使泡茶时挥洒自如。因此,即使没有全套齐备的茶具,也至少要备有水壶、茶壶、茶船、茶海、杯等五项基本茶具。 三、置茶量 生茶 (轻火茶):置入茶罐约2/3至3/4的茶量 半熟茶(中火茶):置入茶罐约1/2至2/3的茶量 熟茶 (重火茶):置入茶罐约1/3至1/2的茶量 四、泡茶的水: 俗语称「水为茶之母」,古人用山水、江水、泉水、井水等泡茶,现代人则多用自来水泡茶。可是由於自来水含有消毒药剂及偶有气味,因此需经过滤器,然后储放於乾净适当容器里,待沈淀后,再取上面的水质来泡用。 此外,烧水时切勿使开水开得太久,因为开得过久,水蒸气蒸发过多,水中所含矿物质及氯化物较多、碱性较重,从而降低鲜纯的茶味,所以开后几秒钟内即应取之泡用,或以文火维持温度。 五、泡茶的温度: 茶叶因其品种及制造环境的不同,也有其不同的特性及适合挥扬的温度。水的温度即是古代所称的「火候」与「汤候」。古人以「形辨」、「声辨」、「气辨」三种方法辨识茶汤的滚识程度,「形辨」指观察茶汤滚沸至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时才是纯熟的「熟汤」;「声辨」指细听汤沸至无声时才是纯熟的「熟汤」;「气辨」指观察水气直冲贯时才是纯熟的「熟汤」。 现代人煮水泡茶时,亦应注意煮水的火候与泡茶的适温。煮火时,应用温火慢慢煮沸,然后再以文火保温或熄火即可。 泡茶时,要依茶的酦酵程度与焙火程度的轻重来调节: 绿茶类:以不超过75度为原则,因为绿茶的单宁酸相当丰富,高温会泡出苦涩味及破坏维生素,所以不宜高温。 香片:85度上下,此为花香与茶味配合最佳的温度。 生茶:95度上下,上选品以100度泡就更能品到最佳的茶质。 半生茶:100度上下 熟茶:100度 红茶:100度 一般而言,水开时的温度是100度,水开后一两分钟的温度约95度,如将壶打开约五至十分钟,水温即降至85度左右,或将开水倒存於热水瓶中,在一两个小时内也应可保持在85度以上。 六、泡茶的时间 泡茶的时间不足会使不成熟的生涩浮於水上,时间过久却又产出苦涩,因此泡茶时间应掌握得宜。 如果使用盖杯泡茶,应以三公克茶叶对150毫升的水量浸泡五分钟。如果半酦酵茶采用宜兴式品茗,熟茶需3秒至1分钟;半生茶需1至2分钟;生茶需1至3分钟。 上选茶叶的泡茶时间宜缩短,尤其是上选熟茶,前几泡宜在3至5秒即倾壶而出,稍有延迟,茶质便失甘香而带微苦,且水性减少,冲泡次数亦随之减少。 无论那种茶叶,后面几泡的浸泡时间应稍增,好让茶质充分显现,一般是每加一泡,再延长约10秒至30秒。 重香气的茶宜短泡,重味道的茶宜长泡。 喜品浓茶者,可多泡一些时间;喜品淡茶者,宜少泡一些时间。
泡功夫茶用什么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