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砂器的艺术价值如何?
明代张在《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脐 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这段话说出紫砂壶物质形态和艺术内涵的价 值,可见,紫砂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紫砂器的价值不仅局限于 其使用价值,还在于壶泥、壶色、壶形、壶款、题铭、绘画、书法、雕刻 等人文、艺术价值。紫砂壶作为商品,它的价格比不过黄金,可是将其作 为恒久的艺术品,黄金为之色暗。
二、故宫收藏有哪些紫砂器?
目前北京故宫博 物院藏有1949年以前的旧藏品,以及新 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收 的器皿,共计400余件,虽然整体数量 不是很多,但品类相当齐全,有各式茶 具、餐具、文房用具、清供雅玩等,另 有成套的祭器、鱼缸花盆、动物雕塑、
仿生果品等。在数量上以紫砂壶为最大 宗,有圆壶、扁圆壶、掇球壶、瓜棱壶、 包袱壶、龙凤壶、提梁壶、包漆壶、僧 帽壶、树癭壶、六方壶、扁方壶、方斗 壶、覆斗壶、筒式壶、菊瓣壶、莲瓣壶、
蟠螺壶、虎柄壶、延年壶、百果壶、竹节壶、 梅花壶、砚滴壶、温酒壶等。仅次于紫砂壶 的是陈设及文房用品,盘、碗等实用器具数 量较少。
三、明清两代紫砂器的款识有什么特点?
紫砂器的款识最早见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所制壶上的刻款“供春”二字。不同时期紫砂器的款识,具有不同的时代风格,经历了由毛笔题写、竹刀刻划至印章钤印的工艺演变过程,同时其内容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民俗及社会发展的变化历程。紫砂器款识的表现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素胎上用刀刻文字或符号;二是将印章印于半干的素坯上。
印款方法自明代起就有使用。刻划款识,由于使用竹或铁等不同工具和刀法,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款识效果。一种为等线体,每字的笔画粗细基本相同,有用圆珠笔书写的效果。另一种为颇具书法效果的楷书或行书体款识,但大多为后者。由于当时宜兴一部分制壶艺人自己写不好字,所以只好请人落墨镌款,于是当时也就出现了陈辰等镌款高手。
到了清代,印章款和刻款共存,但印章款使用比较普遍,文人雅士撰铭则用刻款。用刻款要求具备一定的书法基础,一般工匠很难达到。当时紫砂壶日益被时人喜爱,刻款速度不能适应批量生产的要求,因此刻款逐渐被印款所取代。印章款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瓦当形、葫芦形等不同造型的阴阳文印。
四、紫砂器的款识内容有哪些?
紫砂器的款识内容丰富多彩,其主要内容为制壶者的姓名字号,这也是紫砂器款识的一个主要特点。其他还有干支纪年款、堂名斋号款、监制定造款、商号店号款、诗词吉语款、地名款、记事款、图案数字款等。姓名字号款还有几种不同形式,有只用姓的;有只用名号的,如刻款的“大彬”等;有姓加名或号的,如印款的“陈鸣远”、“顾景舟”等;有名号加“制”或“造”、“制陶”、“制壶”的,如“孟臣制”、“景舟制陶”等;有姓加名号加“制(造)”的,如“李茂林造”、“时大彬制”等;还有地名加姓加名加“制”的,如“阳羡杨彭年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