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谁了解哈工大王晓溪教授的中国茶文化赏析?
没问题,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上过,没那么严重。会给你成绩的,选修课不过没有任何后果,只不过就是拿不到那门课的学分。工大大学四年必须修满7学分的选修课学分,如果你有某一门没有过,那么就重新选一门就好了!
二、茶文化赏析明代突出的差异思想有哪些
明代是中国茶业与饮茶方式发生重要变革的发展阶段。为去奢靡之风、减轻百姓负担,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茶制改革,用散茶代替饼茶进贡。伴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茶的品饮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趋于简化。
真正开从简清饮之风的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朱权大胆改革传统饮茶的烦琐程序,并著有《茶谱》一书,书中对茶品、茶其、饮茶方式等茶事活动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特别提出讲求茶“自然本性”和“真味”,对于茶其反对繁复华丽和“雕镂藻饰’,为形成一套从简行事的烹饮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明朝制茶技术的改进,各个茶区出产的名茶品类也日见繁多。宋朝时期闻名天下的散茶寥寥无几,有史料记载的只有数种。但到了明朝,仅黄一正编写的《事物组珠》一书中收录的名茶就有近百种之多,且绝大多数属于散茶。
在明清时期.茶叶的形式得到了真正的飞跃和发展,黑茶、青茶、红茶、花茶等各种茶类相继出现和扩大。青茶,即乌龙茶,是明清时期由福建首先制作出来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最早见之于明朝中期刘基编写的《多能鄙事》一书。清朝时,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红茶从福建很快传播到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此外,在各地茶区,还出现了工夫小种、紫毫、白毫、漳芽、选芽、清香和兰香等许多名优茶品,极大地丰富了茶叶种类,推动了茶业的发展。
泡茶法是将茶放在茶壶或茶杯之中,以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的便捷方法。唐及五代时期的饮茶方式都以煎茶法为主,宋元时期以点茶法为主。泡茶法虽然在唐代时已经出现,但是始终没有传播开来,直至明清时期才开始流行,并逐渐取代煎茶法和点茶法成为主流。
明清的泡茶法更普遍的是用壶冲泡,即先将茶置于茶壶中冲泡,然后再分到茶杯中饮用。据古代茶书的记载,壶泡法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酾茶、品茶等。泡茶之道孕育于元末明初时期,正式形成于明朝后期,到清中期之前发展到鼎盛阶段,流传至今。今日流行于福建、两广、台湾等地区的“功夫茶”即以明清的壶泡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三、你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什么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
茶叶被我们的祖先发现以后,对它的利用方式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化,才进展到如今天这种“开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方式。
茶叶有抗衰老作用,茶叶有益于人体健康,其抗衰延老作用,这一作用中国的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很早就有知晓,并早已有记述。《神农食经》曾记载“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杂录》也曾记载“苦茶轻身换骨”。现代研究证实茶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化学成分,含有对某些疾病确具有疗效的物质。每天饮茶摄入量虽少,但经常补充这些物质,对人体能起到营养和保健作用。故茶叶称之为天然保健饮料是名符其实的。
十大名茶,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相关的历史传说,这也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品茶就如品人生,泡茶就是修身养性,有诗为证:邹静之说《人情》茶冲过三遍即尝出水的味道------------------------三毛关于茶第一道,苦若宿命;第二道,甜如爱情;第三道,淡如生命。---------------------------若生如茶,则未冲时,不明究里,只懂憧憬;冲头一遍时,苦多,如涉世之初;第二遍时,甜多而苦少,各占其数,若中年,还是不可说;第三遍,平淡如水,历经沧桑,便反朴了。----------------------------------------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新绿酬知音。
....
喝自己想喝的,好喝的,喝爽了,喝明白了就茶文化了。什么这讲究,那讲究,都是奸商的忽悠和不懂装懂的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