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资讯 > 正文

中国茶文化中的茶俗对社会礼制有什么作用?

一、中国茶文化中的茶俗对社会礼制有什么作用?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

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 ,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

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

二、茶文化:喝茶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喝茶的好处: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茶叶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 的18倍以上。

(7)饮茶有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

(8)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9)饮茶有良好的减肥和美容效果,特别是乌龙茶对此效果尤为明显。

(10)饮茶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所含鞣酸能杀灭多种细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发生的肠炎、痢疾等。

(12)饮茶能保护人的造血机能。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13)饮茶能维持血液的正常酸碱平衡。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等生物碱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碱性饮料。茶水能在提内迅速被吸收和氧化,产生浓度较高的碱性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谢产物。

(14)防暑降温。饮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人感到凉爽和干燥,而饮冷饮后皮肤温度下降不明显。

喝茶要注意:

一、尽量少喝新茶 。

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二、不喝头遍茶

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

三、不要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手脚无力等症状。

四、饭后不要立即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五、发烧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六、溃疡病人不能喝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因可促进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浓度,诱发溃疡甚至穿孔。

喝茶喝太多不但容易牙齿长黄斑,而且茶本身利尿,冬天喝太多小心频频跑厕所。

一年四季节令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做相应调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发一冬淤积于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夏季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热,能彻底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味甘性温,使人神清气爽;冬季宜喝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含丰富的蛋白质,有一定滋补功能。

三、茶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能追溯到西汉时期。中国以及世界的茶叶文化的起源地是中国的巴蜀地区,在西汉时期巴蜀地区的人们已经习惯饮茶,并在巴蜀地区形成了茶叶交易市场,并开发了专门的饮茶工具。茶文化拥有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区性、国际性等5大特性,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茶文化属中介文化,它的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究竟什么是茶文化呢。“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份、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王玲教授《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为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饮茶技艺和茶艺表演等。精神形态表现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还有介于中间状态的表现形式,如茶政、茶法、礼规、习俗等属制度文化范的内客,因比文化的结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包含养生、修性、怡情、尊礼四个方面。

  而广义的茶文化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 、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 、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 、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等,内容非常的丰富。

狭义的茶文化则往往独只落脚在人们的“精神感悟”的部分,指茶所能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展现,以雅为主,集中表现于诗词书画、品茗歌舞,音乐灯光等带给人们的清心高雅的内心享受。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栽培茶树和开发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树的起源已经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而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只是四五千年的历史。

  有的书籍把发现茶的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之间,其历史可以推算到三皇五帝时期。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上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由此断定的有力依据是《神农本草经》和《神农食经》。《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食经》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悦志。”这一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而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养生是茶文化的功利追求,修性是茶文化的道德完善,怡情是茶文化的艺术趣味,尊礼是茶文化的人际协调。茶文化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形式为

  以茶营生。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深度开发的潜能,发展茶叶生产与茶叶贸易,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提倡“和为贵”,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促进和平事业的发展;

  以茶代酒,以茶倡廉,提倡茶德和茶人精神,以茶养性,提高人类群体的思想道德水准;以茶作诗作画,以茶歌舞,以茶献艺,茶乡旅游,倡导高雅的艺术享受,美化人们的生活;  以茶为食,以茶设宴,提倡茶为国饮,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以茶为媒,以茶祭祀,茶禅结合,发挥茶的媒介作用和精神寄托作用。

  而唐代刘贞亮也曾说过茶之十德:既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 已知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其中有机物要占系生素、芳香物质、类后、皂等,无机物包括钾.钠、破、铁,铅等数十种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茶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类脂、钾、钠、钙、铁、锌、等是对人体健康具有营养的物质:而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茶氨酸等并非人体必需,但有防病治病的保健功效,称为药效成分。已知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降脂、杀菌抗病毒、防治辐射损伤、防癌抗癌等多种功效。咖啡碱具有兴奋、利尿、消解脂肪的作用。茶氨酸具有镇静调节神经输导等功效。茶多糖具有增强免疫、降血糖的作用。茶叶尤其是优质绿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科学合理地饮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饮茶的好处主要是:生津止渴、消热解暑、利尿解毒、益思提神、固齿防龋、增强免疫、延缓衰老、杀菌抗病毒、降脂减肥、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消除口臭、助消化、降血糖预防糖尿病、明目、清肝、防治辐射损伤、预防坏血病、抗过敏、抗溃疡、益智、治疗腹泻与便秘、防癌抗癌等。

  中国的茶文化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更是有很大影响。中国的茶文化不仅可以提升上班族的身体健康,缓解心理压力,更可以依托现代社会的科技和信息技术,创造处更多的社会财富与价值,提升整个中华文明的健康度。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各种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并不是唯一目标,产生出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才是最重要的,精神层面的健全和丰满才是社会中人们“幸福获得程度”的根本。茶文化所具有各种优良特性,不仅会在历史上的过去,也会在时代当下继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最好的精神养料。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是自上而下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集体精神食粮。这份已经滋养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精神支持,值得我们极尽个人的绵薄之力,让中国的茶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走向更长远的未来,久久流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