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资讯 > 正文

如何提高春小麦的产量?

1.条施肥,肥托种。在播种前,把肥条施在地下9厘米深处,然后把种子播到3~4厘米深处,麦苗在三叶期麦粒养分耗尽时,恰好肥料供应上。 2.施足底肥。若冬前作准备,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进行耕翻,做到“胎里富”,耕深达到20~25厘米。冬前未做准备,每亩施标准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适当增减)、标准磷肥30~50公斤,钾肥及微肥适量。 3.适时早播,缩小行距。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小麦在春化阶段抗冻能力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冻害。春小麦分蘖少,个体较小,采取密植更能获得高产。一般行距17厘米左右为宜,或大小行,大行20厘米,小行13~15厘米。播种量依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亩穗数而定,一般亩穗数35万穗左右为宜,这样播种量20公斤左右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量。 4.早管理。春小麦3叶期胚乳养分用尽,又值穗分化和分蘖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春季雨水少,麦苗覆盖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因此,春小麦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地力差的结合浇水追施碳铵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迟到起身拔节期。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 5.浇好灌浆水。灌浆期注意雨天、大风天不浇水,防止小麦倒伏。小麦扬花后按间隔15天左右浇一水。 6.注意病虫害防治。由于春小麦茎叶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因此,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刚种了几亩甜玉米,怎样才能种好啊?既少生病,也能保证产量大。。。

甜玉米适应性广,效益高,它具有甜、嫩和不耐藏等特点,往往受栽培条件和市场因素所制约,种好甜玉米关键是掌握育苗和防止玉米串粉技术,同时还要掌握好其生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选销路广、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管理得好的鲜穗亩产可达2000斤以上。 二、播种时间:春季在3月中下旬、秋季在7月上旬前。 三、育苗:选用肥沃的菜园地作育苗床(如在大田直接开出苗床,要在20个平方的苗床上混土撒匀10斤3个15的复合肥,提高大田苗床肥力,用寡雄腐霉10000倍溶液喷淋做土壤处理),并开好排水沟,每亩用100孔育苗盘40块平铺在整好的苗床上。早春育苗盖农薄膜保温,夏秋季育苗用遮阳网覆盖防晒保湿,出苗2叶以后去掉遮阳网并使用寡雄腐霉溶液灌根。 四、移栽大田 (一)选地条件 选择土壤肥力高,排灌方便的水旱田。 (二)精细整地 高畦深沟,深犁20㎝,耙平后按畦面宽100㎝,沟宽30㎝,沟深20—30㎝进行起畦,畦面土块整成细碎颗粒状。第二造可采取免耕栽培。 (三)施足基肥 亩用腐熟农家肥3000——4000斤混合过磷酸钙100斤、氯化钾20斤或进口三个15复合肥20斤在起畦时作基肥施入种植沟,并覆盖薄土。 (四)移栽 1、移栽前3天喷150ml乙草胺草籽除草剂。 2、移栽密度:大行距80㎝,小行距50㎝,株距25——30㎝。 3、移栽时间及种植方法:当苗有4叶时,即可定向种植(叶片要与行间垂直),栽后淋足寡雄腐霉溶液,防治苗期病害。4、移栽后每间隔10-15天喷施7500-10000倍寡雄腐霉溶液,可减少各类真菌病害及玉米生理病害,提高玉米耐旱防冻机能,提高产量,提前上市半个月。 六、田间管理 (一)施肥 1、提苗肥:种后5天亩用清水(稀沼气水)20担+尿素5斤淋施,促进根系生长。 2、拨节肥:在8——9片叶时,结合中耕除草、松土、培土亩施尿素、钾肥各25——30斤。 3、攻饱肥:在大喇叭口期(约12叶)亩施尿素、钾肥各20——25斤, 或三个15复合肥20——25斤,除草松土、培土穴施肥。 4、灌浆肥:在散粉期,根据苗情,亩施5——10斤尿素,延长绿叶功能期。 5、巧施叶面肥:在6——9片叶,亩喷施国光玉米矮丰叶面肥1支,在开花前喷一次1000倍进口硼肥+0.4%磷酸二氢钾。 (二)水分管理 旱时灌水,保持土壤持水量达70%,在开花期灌跑马水一次。 七、病虫防治 (一)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蝼蛄、青虫等害虫。(二)拨节、成穗期:防治玉米螟可选用1000—1500倍锐劲特或者是2‰甲维盐800倍2—3次。防治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选用寡雄腐霉7500倍溶液从拨节期开始结合防虫连喷2—3次。 (三)果穗开花期,有蚜虫为害,可选用抗蚜威或者吡虫啉类农药(如大功臣、金大地等),收获前20天禁止使用农药,但可使用10000倍寡雄腐霉溶液喷雾达到杀菌保鲜目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