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历史 > 正文

山上有棵树

前言:“从前山上有棵树,树上长着茶,一片叶子的故事从此诞生。”

如果喜欢茶,恰巧你在家,可以看看这些纪录片,从而为你打开一扇享受独处的窗。

不用应酬,不用拘束,窝在舒服的沙发里,沏上一杯茶,再备上爱吃的零食点心,足不出户,神游万里茶区,了解茶叶的前世今生。

跟着镜头,不只是养眼,还可大涨一波茶知识。

匠心独运《茶界中国》

“每一个茶到味蕾的故事里,都是人和情感的故事。”《茶界中国》的总导演刘嘉如是说。

《茶界中国》由江苏卫视推出,摄制组第一次深度走访中国、日本、英国、肯尼亚等最具代表性的茶叶原产地,行程三十万公里。

奔赴海内外,拍摄近百位茶人、茶农、制茶者、销售者、茶文化研究者等,从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茶叶,探寻茶叶最正宗的口感。

该片运用航拍摄影、超高速摄影、微观生态摄影等手段,历时三年完成了全部拍摄。人物丰富、场景多元,力求以真人真事展现好茶对世界的影响,从茶叶角度探讨工匠精神,以及茶叶给予人们的生活启示。

名叫“茶界中国”,其实故事跳跃性很大,画面几分钟之间就切换到世界各地:中国、英国、非洲……

把世界对茶的尊重与茶叶的绚丽灵魂一一道来。

茶文化自东方苏醒,让世界充满敬意。茶界本身便属一界,又怎有国界之分呢?

文艺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一片叶子,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

一片茶叶,经历金、木、水、火、冷、热、重生,走出中国,享誉世界。

从东方到西方、从远古到现代,茶叶不仅滋养着一方水土,也联系着全人类的灵魂与情感。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由家喻户晓的《舌尖上的中国》制作团队,继续打造的探寻世界茶文化纪录片,是每个爱茶的人必看的片子。

该片分为六集,每集50分钟,茶的文化覆盖全球,不仅仅有国内各个地区的不同茶叶文化,也涉及到日本茶道、东南亚国家、和非洲的茶叶种植。

首次全方位、深层次地呈现了茶地自然的奇观,展示了制茶工艺的神秘,并呈现古老茶艺的复活、各国茶道的探究以及茶叶之路的历险等,堪称一部电视版“茶百科大全”。

虽然,因为国内外茶文化体系庞杂,用短短六集的体量承载起来,难免会有点点力不从心,所以它在专注性和专业性上方面,业界曾引起争议。

但瑕不掩瑜,对茶叶的入门爱好者来说,《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一部能全方位了解茶文化基础知识的新手指南。

“茶事说到底,也是人间烟火琐事。”

唯美、神秘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茶马古道》是由KBS和NHK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关于这条世界上最古老的商路的高清纪录片,属于感悟亚洲系列。

纪录片共六集,每集长约50分钟,光听片名就很吸引人:《朝圣之路》、《路因茶而生》、《迷失的王国》、《最后的马帮》……

加之画面唯美音效赞,有网友表示:墙裂推荐。

国际范《中国茶:东方的万能药》

中国茶在外国人眼中是什么样?

最纯净的水,定制的茶具,品质最佳的茶叶,茶的整体价值是如何超越了其成分之和?

随着时间的流逝,茶是怎样融进了中国人的哲学、精神和生活方式之中?

《中国茶:东方的万能药》由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浙江农林大学参与录制并提供学术支持、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协助、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与美国佐治亚州公共电视台联合制作。

摄制组在浙江农林大学进行大量的采访、取景、拍摄,大批的茶文化学者、科研专家都对纪录片脚本进行了反复修订。

全片分为五部分——“茶的起源”、“茶的种类”、“茶的养生”、“中国茶文化”、“中国茶在美国”。

既有茶园纪实,又不乏专家采访;既有茶馆、药房中的市井百态,又有儒释道三教的茶道哲思。

从外国人的角度拍摄,有别于我们中国的视觉,这部片子对茶的历史表现出更多的尊重、对茶艺的服装和茶艺表演上更多了一些仪式感。

在2017年6月11日,纪录片《中国茶:东方的万能药》获得艾美奖(美国电视界最高奖项)六项大奖,奖项包括最佳纪录片题材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摄像奖,最佳剪辑奖,(推荐阅读:红茶适合什么人喝,学习茶知识on Reeve)

英国人每天要喝几百万杯茶,却鲜有人知道它们来自哪里。

意料之外的是,英国茶包内的茶叶大多不是来自印度或中国,而是来自肯尼亚的港口城市蒙巴萨。

从这里开始,冒险家兼记者的西蒙·里夫沿着茶叶之路,在肯尼亚和乌干达寻访采茶、打包和运输茶叶的工人们;和马赛牧人一起喝茶聊天….

对英国饮茶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看。

对于这些纪录片来说,并非为剥眼球而生,而是在于对茶、对自然、对认知的普及、分享和思考。

愿它们,能陪爱茶的你,度过更多美好静谧的时光。

永夜之后便是光明,愿这疫情早日消散,愿所有人都健康、幸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