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历史 > 正文

最早见有茶的古籍(古时出名的茶)

《尔雅》是最早见有茶的古籍,《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书中记载:槚(jia),苦茶,据晋代郭项《尔雅注》释曰: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奠饮。

槚和苦荼为茶的名称,因此,《尔雅》是我国历史上关于茶字的最早文献记载。

“荼”字称为茶,最早来自《尔雅》。书中很明确地写道:“槚,苦荼。”后来,人们把早采摘的茶叫荼,晚采摘的茶叫茗。

唐开元年间,《开元文字音义》编撰完成,这部官修的权威字书正式把“荼”改作“茶”。

唐玄宗李隆基的亲身参与,让“茶”字很快普及开来,“茶”“荼”混用的时代结束。二十多年后,陆羽创作了《茶经》,完全使用了“茶”字。

后来爱茶的文人们,更是对该字进行了一番(随机推荐,开壶和不开壶的区别,学习茶知识]趣解:从茶字的部首看,由“草”头和“人”“木”三部分构成,而“人”居中,似立于草木之间,寓意人与大自然亲密无间,喝茶便有了体味自然野趣之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