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历史 > 正文

贡眉白茶历史渊源(贡眉白茶品鉴)

贡眉又称为寿眉,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的松溪县、建阳市、建瓯市、浦城县等地,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项,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贡眉白茶历史渊源

白茶是中国福建省特产,产区有建阳市、政和县、松溪县、福鼎市等县(市)。白茶最早见于北宋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白茶》:“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建瓯县志·卷二十五》记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里(即现在的建阳市漳墩镇桔坑村)。

建阳市漳墩镇与松溪、政和、浦城、建瓯毗连,是闽浙路程最短的一条古商道的必经之处,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区。镇内境内丘陵叠障,溪水潺潺,雨量充沛,茶树丛生。据当地农民说:采回的茶叶经过“萎凋与干燥”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效,用作治牙痛、麻疹等,为了把茶叶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原始白茶工艺的起源。这种只经过杀青,不揉捻,经过晒或文火焙干的茶白毫显露,酷似寿仙眉毛,当地人俗称寿眉白茶。

据漳墩镇桔坑村南坑白茶创始人第五代传人74岁的肖乌奴和同村饶太荣,两位老茶农讲述,白茶是其肖苏伯(肖乌奴的曾祖父)和肖占高的祖辈创始的。当时是以当地菜茶幼嫩芽叶采制而成,俗称“南坑白”或“小白”,因其满披白毫,又称“白毫茶”。后人简称白茶。肖氏是当地茶农兼茶商世家。肖占高享年70岁,其墓葬规{随机阅读。茶道六君子,学习茶知识iao),供当地几家茶厂使用,也有政和县几家茶厂合营用“贡眉”商标销售白茶,“贡眉”便由此叫开,现福安等地把贡眉白茶称着上品,其等级优于寿眉白茶

贡眉白茶茶叶文化

被誉为“茶叶活化石”的福鼎白茶,有着独特、显著的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药用和保健功效,正备受世界各地消费者喜欢。在二十一日上午于福建福鼎开幕的中国首届白茶文化节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负责人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白茶独特的保健功效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福鼎白茶有望成未来茶叶市场主流产品。

白茶是中国六大传统茶类(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之一,属轻微发酵茶,因其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的主要产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福建福鼎是中国最大白茶主产区,被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

福鼎市市长倪政云称,福鼎提倡“自然、健康、和谐”的兴茶理念,大力挖掘福鼎白茶的文化内涵,塑造福鼎白茶的品牌声誉,将做大做强福鼎白茶产业,让福鼎白茶成为世界的知名茶品牌。目前,福鼎市有茶园二十万亩,年产茶一点五万吨,其中白茶四千吨,是中国十大产茶大县(市)之一和中国主要的白茶出口基地、名优生产基地,福鼎白茶远销世界各地。福鼎产白茶历史悠久,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就饮誉海外。据史(随机推荐:炒茶机器,学习茶知 识请访问:茶文化,:}料记载,福鼎白琳就是茶商的聚集处,清朝康熙年间福鼎沙埕港设贸易口岸,成为茶叶出口聚散地。清朝嘉庆初年,“白毫银针”更是被誉为世界名茶,为英国女皇酷爱的珍品。至清末民初,福鼎白茶已远销欧亚三十九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