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蒸青团茶按现在的制茶科学来认识属于蒸青绿茶。
唐代蒸青作饼的做法,正如茶圣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就是在晴天将茶采摘下来,然后按照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进行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经过这样的加工,茶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也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变得鲜美甘醇了。
蒸青
唐代的蒸青制茶法,是我国绿茶最早的制法,现代的蒸青绿茶也是从那时演变而来。而且唐代当时的蒸青制茶法传播到了日本、印度和前苏联等,这些国家的绿茶制法至今仍主要沿用蒸青制法,特别是日本。如今我国的湖北和台湾等部分地区也仍然采取蒸青制法制作绿茶,其他大部分都自明代发明炒青制法后,绿茶就以炒青制法加工为主。
我国目前生产的蒸青绿茶,主要是煎茶和玉露茶两种。而且现代的技术改良已经有了整套的蒸青设备,使产量增加、品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