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与《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1082~1135)酷爱饮茶,精于茶道,善于点茶。在北宋大观年间,著有一部《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在中国历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写茶叶专著,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书中记录了宋朝浓厚的饮茶风气——天下人都用茶来宴席宾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沐浴在茶水之中,受茶水的熏陶,推崇茶水的高雅、宁静。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同时,它还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近邻日本、朝鲜产生的影响更大。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在其所著《茶史漫话》中也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朱元璋与散茶发展
明代的贡茶数量有增无减,特别是地方官吏,每年在上面下达的贡额之外,层层加码,贪污受贿者不在少数,茶区百姓受尽贡茶之苦。加之,到了明代,各地散叶茶不断发展,而且不少茶叶质量已超过团饼茶,并且制作方法简便,不像团饼茶那样耗时费工。在上述背景之下,明太祖朱元璋根据若干奏章的反应,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决定对贡茶进行改革。
于洪武{随机阅读。金银花泡茶,学习茶知识),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也许是幽默玩笑之语,也许是“我应该退休闲饮”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