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历史 > 正文

唐代茶诗歌的概述

唐代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按唐代四分法 的分期,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 《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还远不止此数。

初唐时期(618—712年),唐代诗人最初承袭齐梁余风,流行靡丽雅艳的 “宫体”诗。王勃、杨炯、卢照邻、胳宾王和稍后的陈子昂、张若虚等人是这 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承汉魏风骨,使唐诗开始由宫廷走向社会,由艳雅转 向现实,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时期的诗人还有沈佺期、杜审 言。在诗歌的形式上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完备了律体建设,从不同的方面为唐 诗逐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个时期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先后到蜀,把诗歌传人蜀中。

盛唐时期(713—765年),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出现了两大 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人为代 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而别开生面,其诗歌“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以高适、岑参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诗风刚健,韵味深长,唱出 盛唐强音。李白、杜甫是古今诗坛的“双子星座”。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史称 “诗仙”,他是地道的巴蜀人。杜甫诗歌号称“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他用诗 歌创作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实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 件,最具盛名,连那些优美写景述怀诗,也不忘忧国忧民。杜甫在成都度过了 八年时间。

安史之乱以后,进人中唐时期(766—824年)。经过短期的衰退之后,诗 歌创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是王维、孟浩然一 派的继续;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一派的余绪。以白居易、元稹 为首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这一时期和元山诗派齐名,诗 风殊趣的是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派。韩孟诗派以才学为本,以议论见长,作诗力避平俗而求生硬奇险,开了后世宋诗的风气。此外还有独具艺术个性的 著名诗人柳宗元、刘禹锡、贾岛和李贺。李贺以其浓丽浪漫的诗风独树一帜,并启迪了晚唐的李商隐。

晚唐(825—907年),随着李唐王朝走向没落,国势衰微,诗歌风格也染 上了浓厚的衰亡感伤色彩。杜牧和李商隐是活跃于晚唐前期的两位成就较高的 诗人,世称&ld(随机推荐,黄金牛蒡,学习茶知识)杂咏十首》,陆龟家《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等;联句有颜真卿《五言月夜啜茶 联句》等;宝塔诗有元稹《一至七字诗茶》。多种形式的茶诗不仅丰富了我国 诗歌宝库,也为宋元及以后的茶诗起到了示范、赏鉴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