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历史 > 正文

知古代茶事典故(知古代茶事典故的作者)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茶艺发展到现在,已在世界享有盛誉。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也留下了不少关于茶的典故,读来或耐人寻味,或让人引以为戒。

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文中“皓”即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陆纳杖侄

茶圣陆羽的《茶经》转引晋《中兴书》中有记载称,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

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而所谓的“茶苏&rdquo{随机阅读。安溪铁观音产地,学习茶知识iao)在南朝齐任秘书丞。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