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冬天喝茶,是最幸福的!
春、秋两季的白茶,都已经完成采摘、制作,目前处于转化期中。
冬日里,找一个晴好的日子,坐在窗前,拿出一支笔,一页纸,缓缓记录下自己收藏的白茶。
喏,还真是富足。
2012年马来饼若干,2013年枣红若干,2014白露饼若干,2015年初老、2016年蝶恋花……还有2018年的白毫个藏茶要求。
第一:买传统工艺白茶
第二:买含水量达标的白茶
白茶的传统工艺,是指白茶不揉不捻不炒,经过萎凋和干燥而来的白茶。这种工艺下的白茶,内在物质没有被破坏,留下的营养物质支撑起白茶的转化。
若是非传统工艺白茶,在后期陈化行,缺少优势,难以存出高品质的好白茶。
含水量,指的是白茶干茶中的水分比,最新国标规定,白茶成品中的含水量不得高于8.5%,即100克的茶叶中,水分不能超过8.5克。
含水量,对白茶保存而言,很重要。
若是含水量超标,会影响白茶的陈化,无法做到长期存放,甚至于在存放过程中,会出现发霉的情况。
含水量,是重中之重!
在买茶时,请务必要确认自己买的茶,含水量达标。
测量含水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买一台机器,经过这么一测试,合格与否直接用数据说话。
然,这种仪器价格不菲,若是为了简单测量一次,未免太铺张。
测量含水量,也可从芽叶、茶梗的状态入手。
干燥的白茶,摸起来是干燥的、干爽的,轻轻拨动、晃动茶叶,还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且叶片很容易就被捏成粉末状,就像刚刚打开包装的速食面,干脆、一折就断。
【06】
【产区】
产区,也是白茶收藏中的重要环节。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白茶的品质基础,后期能陈化出什么效果,产区说的算。(排除保存不到位的情况)
这种产区对品质的影响,已经有两个前辈做范本。
一是云南六大茶山的普洱茶,二是武夷山“三坑两涧”的正岩茶。
这些,都彰显生长环境(产区)的重要性。
如“三坑两地”看,是武夷岩茶高价(天价)岩茶的集中地,种植在这里的岩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积累了众多的内在物质,这些充足的物质,是岩茶品质形成的关键。
白茶,亦是如此!
在白茶产区中,太姥山名声斐然。在太姥山,环境好,海拔高,土壤妙,综合水平高。
自古以来,名山出好茶,高山云雾出好茶,是有道理的!
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能够帮助有机物的积累。有机物一多,白茶表现地比较鲜甜、醇厚、细腻、甘甜、稠滑。
高山地区,云雾缭绕,这些云雾是天然的屏障,可过滤有害的光波,留下对白茶有益的光线。这样一来,可以能帮助白茶品质的形成。
高山地区,土壤肥沃,通常以风化岩居多,土壤中含有丰富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是重要能量补给,能让白茶更出色。
在这些一系列的作用下, 才有了高山茶的好口碑。
【07】
环境,是白茶的原生家庭,气质早已藏在血脉中。
工艺,是白茶的后天教育,是锦上添花还是落井下石,茶做出来便可知晓。
在选择收藏的白茶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产区,更要考虑个人喜好。
买白茶,遵从自己的内心,买自己喜欢的品种,并根据家庭存茶空间适量购买。
购买时,要注重白茶的产地,含水量是否达标。
做到这些,放心地开始存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