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养生 > 正文

鲁蒙金银花茶价格

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金银花的成功培育,经专家评审认为:”技术创新点突出;综合效益显著。达到金银花育种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金银花-树型金花3号:被列为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金银花、五味子GAP科技成果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杨管科发【2003】84号文件)。 陕西省《树型金银花苗木、树型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由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制定。

2008年6月,经杨凌示范区技术监督局考核认定,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已被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国家第六批和陕西省第三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陕质监标【2008】17号文件)。这将为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金银花良种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建立起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的优良性得到了技术监督部门的认可.

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成功培育出金银花优良高产新品种: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此品种的成功培育改良了传统金银花所具有的弊端,当年栽植当年见效,丰产期亩产量达260公斤以上,一年开5次花。公司自主开发金银花系列产品,其中金银花茶、金银花露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欢迎,由于金银花的作用独特,在第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成果博览会上金银花产品荣获后稷金奖(中农高组奖2002第01号),成为国内首位获奖的金银花产品企业。

目前已开发的金银花保健品有:金银花茶、金银花饮料、金银花露、金银花牙膏等含有金银花成份的系列化产品,从金银花的提取物绿原酸在国际化妆品市场上供不应求。长期饮用金银花茶有防感冒、降脂减肥、延缓衷老及滋润皮肤等功效。由于金银花的功效独特,用途广,用量大,导致金银花市场供不应求(全国年需求量在1700万公斤,供货量在500-700万公斤),金银花的市场价格逐年攀高。 所以大力发展人工种植金银花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是目前国内金银花品种中最优良的品种,易管理、易喹诺酮类或者是氨基糖甙类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可以吃一些感冒药物用来缓解症状。

如果是风寒感冒的话,通常是以咳嗽,流涕,发热恶寒无汗这类症状为主的。就不建议喝金银花茶了,因为这种情况如果用清热泻火的药,是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的。如果是风热感冒,通常是发热,咽痛,有汗,也会有咳嗽这类症状,这种情况是可以喝金银花茶的。

金银花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金银花茶的营养价值

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毒、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金银花露是儿童夏天的防治痱子脓疮的佳品。新鲜的金银花带清香,含水量花蜜较多,农村儿童常采取花朵吸食蜜汁。鲜花茎晒干或按制绿茶的方法制干,即为金银花茶。

市场上的金银花茶有两种,一种是鲜金银花与少量绿茶拼和,按金银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的金银花茶;另一种是用烘干或晒干的金银花干与绿茶拼和而成。这两种金银花茶,前者花香扑,以品赏花香为主;后者茶香味较低,但可保持金银花的药效作用,不失其保健效果。金银花茶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待别是夏天饮用更为适宜。

金银花茶的作用与功效

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立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1、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浓杆菌、结核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3、疏热散邪作用,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薇语茶为你挑选的金银花茶可以单独冲泡,也可以搭配其他花茶一起冲泡,败火效果更好,口感更佳。

4、抗炎解毒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作用;

5、凉血止痢作用,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

用金银花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1、抗炎增强免疫力

金银花泡水对我们的免疫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哦,金银花泡水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达到提升免疫力的效果,金银花还能还能促进我们肾上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对炎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2、抗菌抗病毒

金银花泡水对各种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包含各种真菌,对拉肚子,脑膜炎,伤寒感冒和伤口化脓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降血脂

现代医学还发现,长期饮用金银花水可以有效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金银花里面含有一定的降血脂和胆固醇的成分,这些物质并不是不饱和脂肪酸哦,据研究发现这可能和金银花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关。

4、清热解火

金银花有一定的清热解火的作用,据研究表名,金银花对内火旺盛的人群具有很好的改善功效,对于因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热性湿疹,口感舌燥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