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知识 > 正文

用冷水泡茶会发生什么变化?

用冷水泡茶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萃取方法。在高温冲泡的情况下,茶叶里的水溶性物质及芳香物质会迅速析出(2-4分钟),而用冷水(常温水)冲泡的话,24小时也仅能释放出100℃热水5分钟的80%左右。 

冷水泡茶

冷水冲泡,会让茶叶中的香气物质缓慢析出,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比如茶多酚、儿茶素等等,也有更充分的时间慢慢释放。 

由于冷水冲泡的原因,茶叶中有苦涩味的茶多酚不易溶出,同时有鲜味特征的氨基酸分子会在冷水中先溶出,而且浸泡时间越长,溶出量越大,所以茶汤口感甘甜而不苦涩。 

并不是每种茶叶都适合制作冷泡茶。 

绿茶、白茶、乌龙茶等发酵度低的茶类较多用于冷泡。这是因为,发酵度低的茶叶都讲究口感清爽,适合冷泡; 

此外,发酵时间久的茶,茶叶中的磷含量越高,冷泡的萃取方式容易集聚较多的磷,所以无论从口感还是健康方面来说,轻发酵的茶更适宜冷泡。 

冷泡小技巧:冷泡以前,最好用热水将茶叶润洗一遍,毕竟冷泡不似热水,温度低,萃取时间更长,容易萃取出茶叶中的脏东西,另一方面,润洗以后也更容易激发出茶香。 

此外,要注意好茶叶和水的比例,一般来说比例控制在1:100就可以了,举个栗子,如果用500ml的矿泉水冲泡,只需要5g左右的茶叶就好。 

经过相关对比,学者们建议,冷水泡茶最好在3~5h内饮用完毕。 

因为此时茶叶的香气、滋味等总体感觉比较好,时间太长的话,香气虽然越来越浓,但是滋味会越来越苦。 

喝不完的茶汤应放入冷藏箱中4℃左右冷藏,但是出于食品安全考虑,超过24小时的冷泡茶不再适宜饮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