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知识 > 正文

普洱茶是绿茶吗?普洱茶到底是什么茶?

普洱茶分为生普熟普,绿茶有烘青、炒青、蒸青和晒青四种绿茶,这是按照不同干燥方法区分的。这个问题,应该主要是对生普是否属于绿茶有疑惑吧。对于熟普,标准的黑茶加工工艺,大家也没有争议,这里就不对熟普加以解释了。 

首先,如果题主是为了纯理论知识点上的疏通,这么解释吧: 

根据国家标准,“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 

这里注意两个条件:普洱产地的云南大叶种、紧压茶。如果纯碎根据工艺理解,生普是由普洱产区大叶种绿茶为原料紧压而成,严格来说不算绿茶,广义来说,属于绿茶。再具体来说,有的生普散茶没有紧压成饼,就属于绿茶工艺。 

但,如果题主是为了更好品饮和判别生普的品质,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按绿茶的标准来判断。而应该根据普洱茶自己的标准来辨别。 

理由: 

1.普洱地区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加工绿茶的茶树鲜叶的多酚含量。因为这两种茶所取的目的不同。我们的绿茶,要的是鲜爽绿汤绿叶的特点,酚氨比越小越好;而生普在最初采摘以及加工过程,目的是长期存放的转化最终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风味。 

普洱茶

因此,从杀青温度、干燥温度都略有不同。 

题外话,看到前面的回答有人评论说生普有萎凋,还是家传几十年的加工方式。的确有很多生普采用萎凋,目的是将大叶种里的多酚氧化一部分,这样新茶不至于太苦涩,同时芳香物质会形成部分,在新茶阶段更好喝些。 

但几十年的工艺就一定是最适合这个植物的利用吗?要新茶就好喝,我们可以取绿茶,取白茶。生普生来的意义就在于后期缓慢的转化而形成的独特的香气和滋味,那才是普洱的使命与特色。 

那么为了能有更多的多酚物质和氨基酸与糖类在后期存放的转化,真正传统工艺是直接杀青,最大化保留茶内在物质不被氧化分解,虽然这样的生茶在新茶阶段口感不佳,那又如何?生普是要紧压后存放的。 

杀青温度也是目前有争议的一项。因为加茶没有多年加工普洱的实际数据,对于杀青温度是按绿茶杀青温度好还是低温些好,无法做出正确的答案。认为杀青温度要和绿茶一样的目的是将酶的活性灭活,这样在接下来的加工过程中,多酚等物质能最大化保留而不被氧化。 

认为杀青温度不能像绿茶达到220度的目的,是希望保留酶的活性,同样在干燥环节的晒青也是为了保留酶的活性,这样在漫长的仓储中能有自源酶的催化转化。 

哪种更好呢?加茶将会在今后几年实际加工中特意实验得出结论。总结就是,从理论上说,生普是由普洱地区的大叶种绿茶为毛料紧压而成的。算绿茶,也可不算。从评审角度来说,生普有自己独特的加工要求和口感特点,与绿茶完全不同。 

最后强调,绿茶是不适合长期存放的,毫无存放的价值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