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橙瘿螨
各地发生代数不一样,长江流域茶区每年发生20余代,世代重叠,虫混杂,一般以成螨在叶背越冬。
第二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成螨开始由叶背转向叶面为害。成螨有陆续孕卵,分次产卵的习性,卵散产于叶背。
全年有两次明显的发生高峰,第一次在5月旬-6月下旬,第二次在8-10月高温干旱季节。
成螨和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不同色泽的锈斑,叶脆裂,严重时造成落叶,树势衰弱,茶橙瘿螨是我国最严重的害螨之一。
茶橙瘿螨防治方法
加强茶园管理,冬季清除落叶烧毁,根际培土壅根,铲除茶园杂草,减少虫源,盛发期也应及时清除落叶,加强肥水管理,防旱抗旱以增强树势。
干旱季节及时抗旱,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权势,过于荫蔽的茶园要适当剪除萌发枝,盛发期及时清除落叶,苗圃苗木以防为主,应在5月上旬喷药预防。
如果移栽时发现苗木有螨类危害,则应先喷一次药,几天后再起苗调运。秋,冬季进行轻修剪,并将剪下的枝叶埋入土中,降低虫口越冬基数,用生物性无公害农药防治。
茶树
二,茶饼病
嫩叶上初发病为浅黄色或红棕色半透明小点,后渐扩大并下陷成浅黄褐色或紫红色的圆形病斑,直径为2-10mm,叶背病斑呈饼状凸起,并生有灰白色粉状物,最后病斑变为黑褐色溃疡状,偶尔也有在叶正面呈饼状凸起的病斑,叶背面下陷。
叶柄及嫩梢被感染后,膨肿并扭曲,严重时,病部以上新梢枯死,花蕾及幼果偶尔发病。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勤除杂草,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茶树抗病力。及时采茶,清除病原,减少病害。发病严重茶园冬季可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封园,早春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三,茶芽枯病
茶树感病后,芽梢长明显受阻,直接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主要为害春茶一芽1-3叶,叶上病斑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浅黄色或黄褐色,扩展后呈不规则形,病健边缘明显或不明显。
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后期病部表面散生黑色细小粒点,叶片上以正面居多,感病叶片易破碎并扭曲。
防治方法:
a.及时分批采摘,以减少侵染来源,可以减轻发病。做好茶园覆盖等防冻工作,以增强茶树抗病力,减少发病。
b.在秋茶结束后与春茶萌芽期,各喷药一次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