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是被归于食品范畴,而基于食品的定义,茶叶在广义的维度上来说是一定有保质期的。但是中国茶范围较广,而不同的茶品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和储存方法。虽然在广义上来说是有规定的保质期,但是也会根据茶品的状态来决定其是否合适继续饮用。
六大茶类保质期限
绿茶:保质期一般为12-18个月
因为工艺的不同绿茶分为烘青、炒青、蒸青绿,导致他们的的品饮期限相对而言略有不同。
乌龙茶:保质期为36个月
铁观音等闽南乌龙以及部分台湾乌龙和广东乌龙相对而言较为特殊,因为他们的工艺和发酵度不同,一般保质期为12~18个月。
正在采摘茶叶的老人
红茶:保质期为18-36个月
因为工艺的不同红茶被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红碎茶,而他们的最佳品饮周期相对而言也不太一样。
白茶和黑茶他们均属于后发酵茶,所以目前暂时是规定可以长期存放。
黄茶属于微发酵茶,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至24个月。
从个人角度上来说我一般不会特意的去强调保质期这个问题。 但是作为一名茶人,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在茶叶最好的时间去品饮他们。不要等到茶叶已经和时间产生不可抗拒的粘性时才想到他们,或许部分茶品在哪个时候已经不再是最初的模样了。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他,品饮他,是喝茶人对生活小美好的体现,更是对茶叶美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