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喝茶,有的茶的确是有苦涩的,这是茶自身的内涵物质决定的。
几千年来,茶能够在世界上长盛不衰,从远古来说,茶是可以食用的植物属性,让它经久不衰,而且茶在可以饮用的同时,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茶在唐朝之前,应该说都是作为“食”来吃或者喝的,直到陆羽写了《茶经》,并大力推广茶文化,茶才从食用中单独列出来作为饮用的饮品,尽管那时候还是煮茶,到了宋朝是点茶,但是都是把茶叶碾磨成末,连汤加茶都喝下去的。
喝茶
茶也从体感到精神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卢仝在诗中写到: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不仅从食物中分离出来,而且茶已经上升到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范畴,中国是儒家一直占据时代的,所以文人在茶文化的传播上功不可没。
那么如果茶仅仅从自身的口感上,一味的苦涩,那也是没有办法传承下来的,因为茶并不是因为药用价值流传,而是从食物,饮品传下来的,所以无论唐宋,制茶的过程中,都有榨汁的工序,让茶的苦涩味减少,甚至去除。
而现在中国的六大茶类中,绿茶鲜爽,红茶甘甜,白茶淡淡的忧伤味道,乌龙茶高香,黑茶滋味醇厚,只有普洱生茶,如果料子不好,会有苦涩,所以我们发明了渥堆发酵来把晒青毛茶做成熟茶,把苦涩味去掉。
所以,茶能够流传,除了茶的保健功能,还有茶的色香味吸引着历朝历代的茶人,所以茶的苦涩味不但不会影响喝茶,还会让茶变化多端,层次丰富,让不同的人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