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知识 > 正文

一个人会不会喝茶如何看出来?

其实这个问题问的本身也有问题,因为这个世界已知的东西跟未知的相比,我们知道的东西可能连冰山一角都不到,就说喝茶吧!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日本茶道经过千年,也就是和敬清寂四个字,可是这四个字谁又能说全部了解,全部做得到呢?何况在日本就是煎茶道与抹茶道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从茶的直接咀嚼茶叶,煮羹食用到唐朝陆羽提倡的煎茶,也就是把茶叶末放在开水里煮,而后分尔饮之,也可以说是分尔食之,再到宋朝时候的点茶,也就是把碾好筛细的茶末放在茶盏里,用水点冲,同时用茶筅搅拌,看谁的茶色彩好,水脚慢,就是好茶,这个也被称之为斗茶。  

白茶

到了明朝,明太祖废团茶而改散茶,点茶改为散茶冲泡,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冲泡茶叶这种茶文化也是一直传承和发展的。  

而现在,中国已经不仅有绿茶,而是直接有六大类,若干小类,无论是茶叶大类还是就某一种茶,就让人目不暇接了,如普洱茶,就有生茶,熟茶,又有古树茶,大树茶,乔木茶,高山茶,台地茶,同样的古树茶因为山头的不一样又有名目繁多的茶,谁敢说都懂呢?  

所以,在中国的茶文化里,只能说知道一些,更多的是出于无知的范畴。  

但是现实中,也的确存在对茶一无所知的人,如说安吉白茶是白茶,说黑茶是红茶,说铁观音是绿茶的,这样的人一说话自然知道他对茶是基本无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