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茶知识 > 正文

茶商是卖茶叶还是卖茶文化,茶商茶叶

茶商是卖茶叶还是卖茶文化,茶商茶叶

西方的企业家努力的节约生产成本,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费用,以降低销售价格,他们不追求单品利润的最大化,为的是追求总体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中国的茶叶企业家们,虽然销售总额不高,利润却很高。但与立顿红茶相比,它一个消费者贡献的利润不高,但总体利润却很惊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茶为其一。且茶为七件事中最富文化内涵的物事。

茶,既是饮品,又是文化产品。几千年来,它一直扮演着双重角色。

关于茶的起源,现在已不可考,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有神农说,有西周说,有秦汉说,有六朝说。目前民间最为推崇的是神农说。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中华民族的灵魂人物,是太阳神之一!不论何种说法,茶发源于我国已经得到世界公认,并找到了相关证据。茶,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兴衰,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什么是文化?首先是喝茶的时候又喝酒,因为茶叶具有利尿作用,此时酒精被氧化成乙醚,还没来得及进一步氧化,就被血液带入肾脏中,这时候肾脏就很容易受到损害了。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很难准确地对其加以表述。关于什么是文化的问题,也有很多种版本。梁启超先生认为文化是“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龙应台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不管那一种说法,都有一个共通点,即:文化属于精神范围,是虚的,文化的表现需要依附在实物之上。文化依附在陶上,称陶文化;文化依附在酒上,称酒文化;文化依附在石头上,称石文化。当然了,文化依附在茶叶上,就成为了茶文化!

茶叶作为一个健康品,它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便是茶叶最原始的属性。在茶叶起源的各种说法中,大多认为茶叶是一种药品。“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说明了茶具有药的功效,它的实用价值在于治病救人。茶叶作为一个饮品,它的价值在于解渴,给人予舒服之感。此外,茶叶还有其它的一些使用价值,但都是挖掘茶叶的原始属性。

文化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体现在可以给人予心灵上的愉悦,文化的价值大小,在于其给予人的愉悦程度有多大。但文化本身不是显现的,是摸不着也看不见的,文化在没有找到附着物之前,甚至都不能被人所感受到,只有通过一定的实物作为载体而显现时,人们才能真实感受到文化的存在,也才能很好的衡量文化价值的大小,才能将文化用货币等的形式进行估价。

茶叶,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文化价值。因为茶叶本身的属性能解渴能给人健康,而茶文化能净化心灵,提升人的修养。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口渴了,买一瓶茶饮料来解渴时,我们需要的是茶叶的原始属性。当我们邀约三五好友,找一清净而舒适的茶馆,小坐聊天时,我们需要的是茶文化,至于喝不喝茶,茶好不好喝,就变得不再重要,只要详谈甚欢,茶即使不好喝也是愉快的,这也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时,是卖它的本质属性,还是卖它的文化属性,抑或是卖它的综合属性呢?

几千年来,茶叶的发展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开门七件事中的茶,它与柴、米、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须放在相同的等级之上,基本上可以说它是一个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华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中,茶叶一直伴随左右。而另一个极端,便是发展成为文化产品,并且是精英文化,茶叶被附加了太多的文化内涵。自然,能够消费精英文化的阶层,就不可能是普通百姓。

为什么提出“精英文化”这样的概念呢?因为即使是普通老百姓,在追求茶叶的本质属性之外,茶叶也是被赋予文化的,只不过这样的文化,是人人能够消费的文化,是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与茶叶的本质属性相比起来,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待客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站长 推荐:茶叶可以放多久,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in后测定参与者体内皮质醇(压力激素),结果喝茶水群组压力激素平均下降了47%,喝果味饮料群组压力激素平均只下降了27%。结果证明,喝茶能明显降低压力激素,对舒缓压力,放松心情作用明显。费的是精英文化,那价格自然不菲。当然,消费者的数量,也高不到哪里去.

那么,西方的企业是怎么思维的呢?

我觉得,西方的企业是很贪心的,他们不满足只有一部分精英群体消费自己的产品,满脑子想的是,如何用只用一个产品征服更多的消费者。或者可以这样说,他们总是将最大化的群体作为自己产品的消费对象,然后研究他们共同的消费兴趣点,根据消费者共同的特征去生产尽可能少的产品,来提供给消费者。在茶叶领域,西方的企业家们,发现了极大部分的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其实是对茶叶原始属性的需求,也就是茶叶带给人们的健康、解渴、提神等功能。

中国的企业家们,巴不得为每一个精英消费者订制他们需要的产品,所以产品品项越来越多,有的一个企业,每年生产的茶叶品项,达到上百种之多。而西方的企业家,巴不得为所有的消费者,只生产一个产品,所以他们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研究一个产品!在中国企业家的思维里,追求的是产品的附加价值,即文化的价值。而在西方的企业家思维里,努力的挖掘产品的原始功能,因为只有原始功能,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可口可乐作为全球第一品牌,其企业在可乐这一领域,仅仅只有一个产品;立顿红茶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它所经营的,也只有一个袋泡茶茶品(现在添加了一些品项,丰富了产品线,但销售点主要来源,仍是袋泡红茶)。而中国的茶叶企业,总是有一大堆的产品等待上市。

中国的企业家们,总是想着每一个产品都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在这种思维及操作模式下,这是可行的。

回到卖茶叶还是卖文化的主题上来。

茶叶既然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饮品存在,也可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存在,那么卖茶叶的原始功能还是卖附加功能,就不存在孰是孰非,而是取决于经营者的需要。

所要强调的一点是,即使卖的是茶叶的最原始的属性,也会形成一种消费文化,也就是上面谈到的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所不同之处在于,即使形成了文化,也不是消费的重要理由。而作精英文化的,产品本身也具有茶叶的原始功能,但这种原始的功能同样不是消费的理由。

最后说明一点,“品牌”也是有价值的,品牌属于文化的范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茶文化123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