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茶膏卖出天价 历史烟云中的少许线索,黑乌龙茶
可以喝的天价茶膏!无独有偶,2004年2月8日,在广东大厦举行的拍卖会上,茶膏突然现身在公众面前,立刻震撼了茶界。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小块茶膏居然是鲁迅的遗物。
鲁迅的茶膏卖出天价
鲁迅收藏的茶膏是清宫贡品,外包装是雕满龙纹的木盒子,里面用绘有龙纹的金色绸缎作衬,有39块茶膏,其中24块是完整的,约143克。每块茶膏规格、形状都相同,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长4厘米、宽4厘米、高约半厘米,重3克。这批茶膏原本准备整体拍卖,底价定为30万元。国家博物馆闻讯,赶在拍卖之前表示有意收藏,鲁迅后人们决定只拍卖其中一块茶膏。
这块茶膏备受追捧,在拍卖现场,观者如云,几乎每个人都尽量把鼻子凑得更近,嗅闻茶膏的香气。在忙乱中,小小茶膏竟然被挤裂了一角,致使品相受损。幸好没影响拍卖。起价为8000元,经过激烈争夺,最后以12000元成交。3克茶膏拍出如此价格,在茶价中,已经算是天价了。
当时92岁的茶学名宿、研究茶道60年的中山大学教授张宏达先生,感慨不已,他也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如此精致的茶膏。引来众声唏喜欢喝茶人的人都知道,茶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茶的研究和欣赏,我们习惯称之为茶道。顾名思义,茶道指的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古人,还是当今时代的我们都可以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此外,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因此,喝茶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图2)。嘘,连老专家也是如此,何况尔等百姓。
历史烟云中的少许线索
茶膏究竟是何等尤物呢?
博翰茗香网站负责人、十余种茶书作者、茶膏收藏者叶羽晴川说:“茶膏是18世纪的速溶茶。”之所以说18要想喝“不失眠”的茶,我们最好选择一些发酵程度高的茶。因为茶叶发酵后,茶多酚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等多酚类氧化产物,多酚类氧化产物黑乌龙茶极易与咖啡碱作用,因此可以降低喝茶时直接摄入咖啡碱的含量。同时全发酵茶中茶氨酸含量也比较丰富,晚上选择喝全发酵茶确实是一个想不失眠又喝好茶的方法。世纪,综上所述,红茶适合在上午的时候饮用。此外,一天当中的早中晚都可以喝茶,一般上午喝红茶,下午喝绿茶,晚上喝黑茶。三个时间段选择不同的茶饮,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只是,有的朋友晚上喝茶会,因而对于这种情况的话,晚上就好不喝茶了。是因为目前有案可查的关于茶膏的文字记载,最早也只能追查到18世纪的清朝学人赵学敏的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他先说“黑如漆”的茶膏,醒酒第一。又说绿色的茶膏醒酒效果更好。从中可以知道茶膏不止一种颜色。
赵学敏具体讲述了茶膏的药效,他说茶膏能治百病,有消食化痰、清胃生津的功效;如果肚腹受寒胀痛,用姜汤泡茶膏喝,喝黑乌龙茶出汗水,立即就敬亭绿雪、九华毛峰、曾侯银剑茶、汉家刘氏茶、龟山岩绿、蒙顶甘露、仙人掌茶、天池茗毫、长沙云雾、青城雪芽、蒙顶黄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长沙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
奖惠明、长沙举岩、粤梅香、顺生茶叶、东长沙白等等。天热的时候人们往往喜欢喝冷饮来消暑,其实喝茶更能起到消暑的作用,而且饮茶比喝一般饮料更有益,尤其安溪铁观音,乃十大名茶,在夏日,冲泡一杯安溪铁观音,让兰花香弥漫开了,静享夏日悠闲时光……。好;口腔溃疡、咽喉上火疼痛,含一小块茶膏在黑乌龙茶嘴里,过夜即可。
这些药效,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流传到了民间,拥有茶膏的家庭都按赵学敏的处方行事。鲁迅茶膏的收藏者、鲁迅后人周海婴回忆说,从他初通人事时可以每天泡花茶,养生茶喝,不同的茶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喝茶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的身体,治疗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每天泡花茶也能够很好地培养人的品性。就知道家里有茶膏,每逢过年过节吃完大餐后,只要感到肠胃不舒服,母亲许广平就拿出一小块茶膏,泡给他喝,喝了没多久,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他还证实,鲁迅夫妇平时也舍不得喝这些茶膏。很明显,鲁迅也是看中茶膏的药用价值的。
另一则有关茶膏的记载,同时出现在中英文中。1792年,也就是乾隆57年,英王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乾隆在热河接见英国使臣,他赐给英使的大批贵重物品中,就有20盒茶膏。当时的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黑乌龙茶据说这批茶膏,如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叶羽晴川非常羡慕地说:“这批茶膏可是有文献记载的,是保存至今最古老的茶膏。要是拿出来拍卖,不知道谁能买得起。”
稍晚的记载,出现在清朝道光年间,在学人阮福写的《普洱茶记》中,茶膏是云南专供朝廷饮用的“八色贡茶”之一。贡品有两种包装,皇帝专用的,木盒子雕龙画凤,用黄色绸缎包裹;分送内府中官员以及六部堂官的,则用红色绸缎包裹。所以,叶羽晴川说:“现在还能品
尝的茶膏,相当于皇帝般的享受。”茶膏的生产工艺
“我不明白的是,短短50年时间,茶膏的生产工艺居然几乎失传了。”叶羽晴川说,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在有人尝试熬制茶膏,但并不成功。
为了解开茶膏的秘密,叶羽晴川曾经七进七出茶马古道,也曾经深入传说中的十六座普洱茶名山,遍访散落在大山深处的老茶人。据他总结的经验,茶膏的生产工艺应该有这样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茶叶的选择。用来熬制茶膏的普洱茶,是生普洱,不是熟普洱。以前有人推测认为,茶膏是用生产之余的茶末熬制的,是一项变废为宝的工艺,这个推测是错误的。茶膏不应该用茶末熬制,要用高等级的生普洱茶熬制。
叶羽晴川根据很多然而普洱茶压饼不仅仅是为了后期的贮藏,是为了让普洱茶的口感可以达到质的飞越,使得品饮者在不同时间段体验同一款普洱茶有不同的风味。大理自动梅茶压饼机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脑清醒及较有耐力具抗氧化、抗突然黑乌龙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老茶人回忆的数据,推断出熬制茶膏的基本配方应该是:30
0斤泉水,加100斤生普洱茶。经过五道工序,可以熬制出15斤左右的茶膏。
先将茶和泉水置于大铁锅里,中火熬煮,待全部茶汁煮出来后,捞出茶叶。用细纱布反复过滤茶汁,滤去细渣。再猛火熬制,尽量让水分蒸发。然后移到中号的铜锅中,中火熬煮。待茶汁变稠后,再移到小号铜锅黑乌龙茶中,小火熬煮,此过程最为关键,要用打磨精致的竹片匀速搅拌,动作太快,茶膏会迅速变干,动作太慢,茶膏又会变糊。熬好的茶膏,移出小铜锅,要趁热倒进模子,形成规格统一的块状,待整体凝固后,用竹器贮存起来。
近距离体验茶膏
叶羽晴川展示了他收藏的茶膏,一种是黑色的,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1厘米,正面印“茶膏”二字,背面印“御品”二字。重约15克,拿在手里,感觉很轻。
他轻轻地掰下一小块浅褐色茶膏,约1克多,价值约1000元,在早已准备好的一套青花瓷茶碗里,黑乌龙茶为我们演示了茶膏的冲泡技巧。
先把滚开的水注入大青花碗中,备用。再把滚开的水注入小青花碗,投入那一小块茶膏。茶膏慢慢溶化,一缕缕浅褐色的烟雾状的膏汁,慢慢地包裹住整块茶膏,膏汁贴着碗壁扩散,沿碗壁慢慢朝水面爬上来,在水面又朝中心收拢,慢慢朝水下滑落,当膏汁变成枣红色时,整碗膏汁就充满动感,一收一缩,如同水母。这时将小青花碗移入注满开水的大青花碗中,让小青花碗里外受热。茶膏的溶化加速,汤汁里的雾状物也加速运动。直到茶膏完全溶化,汤汁里仍然有一些亮晶晶的荧光物质在轻轻运动,有四五个层次。这种亮晶晶的荧光物质是茶碱结晶体,只有百年以上的老茶膏才会产生这种荧光。而那块50多年的黑色茶膏,泡出来就没有这种荧光。
泡好的膏汁分成六个小杯,就可以喝了。入口顺滑,茶味清淡,在舌根处含一会儿,一股枣香弥漫开来,口舌生津,回味清爽、绵长。真正的口齿留香。